金环,女,1986年05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7.02-2018.02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国际组织磁体部研究助理。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纳米固体化学相关研究,特别是在纳米固体的磁电声输运调制规律和能源领域应用。聚焦低维固体材料表界面合成化学并提出了新的电输运通道的设计与构筑方法,显著提高了氧相关催化剂及氢氧燃料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的放电性能及稳定性。曾主持科技部重大研究计划课题项目(2015-2019) "面向车用燃料电池的纳米-介观-宏观多级结构的电催化体系的研究"。
秦经刚,男,1980年11月生,博士,研究员,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2013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2009.08-2010.08荷兰Twente大学访问学者。
崖华青,女,1974年11月生,广西都安人,工学硕士,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现就职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氢氨中心,科研人员,正高三级工程师。曾任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副经理、经理、技术中心总监、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1997年7年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本科毕业,2009年5月合肥工业大学获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薛生,男,1964年12月10日生,教授,博导,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已发表论文142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与软件著作权7项,主持完成国际合作及科研课题8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项。曾任中国矿业大学客座教授、太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煤与瓦斯突出研究室主任、澳大利亚国家标准委员会煤层瓦斯专业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煤炭基金煤与瓦斯突出专业委员会委员、澳大利亚煤炭基金冲击地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刘小川,女,1986年10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7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