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本田,男,1971年2月生,工学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科技部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IEEE会员。 承担科技部重大项目3项、国家“核高基”项目1项,总装预研项目1项,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3项等。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SCI收录8篇,EI收录10篇,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会场报告。
全面负责能源研究院的组织管理;分管综合处(人事)、财务处、中子技术应用研究中心。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低维固体化学的研究,通过固体化学、凝聚态物理和近代物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调节低维固体的电子、声子及自旋结构优化其输运性质,实现低维无机固体在能源转换领域的应用。
武成利(1976.2-),男,中共党员,山东菏泽人,工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安徽理工大学环境友好材料与职业健康研究院(芜湖)执行院长(正处级),中国化工学会会员、安徽省化工学会理事、淮南市安全生产专家。历任化学工程学院化学工程系主任、党支部书记,化学工程学院业务副院长,合肥高等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命名为煤炭行业(教科研人员)大师。
华心祝,1964年9月生,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留校至今,始终耕耘在教学第一线,并在科研领域不断探索。先后入选安徽省中青年骨干教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荣获第八届安徽青年科技奖和政府特殊津贴。现为国家级采矿工程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采矿工程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安徽省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负责人,国家及省科学技术奖专家库成员。
周超,男,1984年10月生,博士,正高级研究员,合肥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超导应用中心执行主任,博士生导师。 2014年荷兰皇家科学院&Twente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年至2016年国际热核聚变组织任博士后研究员,2016年至2018年荷兰Twente大学能源材料与系统中心高级研究人员,在2018年至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正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