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立健,男,1970年10月生,浙江义乌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副院长、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 曾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工程五处处长兼电气科学与工程学科主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院长、北京市高电压与电磁兼容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0年华北电力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9-2014.9斯坦福大学访问教授。
张寿彪,男,1980年9月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科学中心与基础设施处处长,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科研处处长。201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离子体物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05-2011.07 意大利弗拉斯卡迪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3.10-2013.12英国卡拉姆聚变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孟献才,男,1991年1月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18年湖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8.08-2020.08深圳大学李建刚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 2020.09至今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安徽省能源实验室)中子技术应用中心工作,中子束技术研究组副组长。
张启勇,男,1971年05月生,研究员,中科大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低温工程与技术研究室主任 ,EAST、CRAFT低温系统负责人,生物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分会委员。2010年受日本学术振兴会支持中日核心大学项目(CUP)计划资助赴日本NIFS做访问学者。
袁亮(1960.6-):男,安徽金寨人,中共党员,煤炭开采及瓦斯治理专家,煤与瓦斯共采理论主要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建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筹划成立了“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协同创新组织”,为我国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华军,男,1976年12月生,博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博士生导师。2006年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